“双碳”是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简称,是建设绿色城市、生态城市的重要战略。当前,我国城市发展建设中,消耗的资源和能源越来越多,随之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大。
在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,我国医院建设领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。医院作为所有公共建筑中,功能最为复杂的建筑,具有人员流动量大、高耗能设备多、运行时间长、单位面积能耗大、管理难度大等特点。需要全年不间断运营,其能源消耗远超过一般公共建筑,存在极大的减碳空间。
如何构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医院建筑,协调医院建设发展与生态自然的关系,是值得重视并深思的问题。
01
在“双碳”背景下,设计师如何把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?
在建筑设计工作中融入“双碳”理念,不仅可以优化资源能源配置,更能有效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。双碳设计理念让建筑的设计方法更加科学和专业,在考虑到节能减排的基础上,更重视资源能源的节约,提高利用效率,有效降低能耗。
以加强建筑的自然采光为例。设计师对门窗位置、建筑走向进行科学规划与合理设计。在增加采光面积的同时,延长日光照射时间,有效降低照明灯具的能耗。此外,还可以通过光导照明等技术手段,将室外自然光引至地下车库、走廊等公共区域,解决地下空间长时间开启照明灯具带来的高能耗。
与此同时,还可以围绕“源头降碳”“增质提效”等方面,从设计之初就引入“双碳”设计理念。
“源头降碳”可以从加强围护结构保温性能、被动式设计(自然采光、自然通风等)、内遮阳、余热回收利用等方面入手,降低建筑物本身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。
“增质提效”主要是采用高效节能设备,如一级能效空调设备、节能电梯、LED照明灯具等;也可以通过楼宇自控系统、能源管理系统等控制软件,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。
02
如何提高建筑使用强度,合理规划医疗空间与发展空间?
医疗建筑内部功能区主要包括门诊区、急救区、住院区、行政区等,建筑内部设计越合理,对空间利用越充分,越能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。医疗建筑设计内部应坚持协调性与差异化,以提升服务质量为标准进行建设。
坚持“协调性”,在进行医疗建筑内部设计时,需要考虑人性化因素。在设计内部不同科室之间的位置时,可遵循由近到远的关系规律,把各科室之间的关联性由近到远进行排列设计。
例如,在进行产科设计布局时,临近的科室要安排手术室、放射科、影像科等;肿瘤科附近要临近肿瘤门诊、放射科等。在安排住不同区域时,可以根据住院区、行政区、科研区等不同功能按照关联性依次进行排序。
合理安排科室顺序,遵循设计协调性的特点要求,从而使设计更加人性化,方便患者就诊治疗。同时,在发生意外事故时方便医生及时查看,也能降低患者出现生命危险的机率。
坚持“差异化”,在进行内部医疗建筑设计时,应当按照不同医疗服务的要求进行设计;面对不同的患者特点与需求时,采取合适的功能性设计,更加方便患者的使用与就诊。
例如,按照年龄划分,幼小儿童、年轻患者、中老年患者等需求不同,设计时,需要站在不同患者角度考虑。按照病情划分,如肿瘤类疾病、妇科类疾病、皮肤类疾病、传染病等,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疾病的特殊性,进行建筑内部结构的安排。例如传染类疾病区域要注意环境封闭,不宜过于开放,避免在医院形成二次传染。
在面对较特殊的医院场所时,要提供较大的空间,例如危重观察区、重症监护室、隔离病房等,在设计中要给予足够的空间面积,并且内部设施要更加充分。
03
如何平衡医院建筑尺度与绿色节能?
绿色医院为患者提供专业技术服务,使患者通过治疗获取健康。因此,在发展过程中要格外注重资源的节约。绿色医院基础设施设备对使用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,绿色医院建筑必须符合疾病诊治的卫生学要求,合理布局、精心设计各类疾病的诊治流程,实现合理人流、物流及车流的流线和严格洁污分流的设计布局。
急诊抢救区域
以《急诊患者房情分级指导原则》为基础,制定急诊预检分诊标准体系。除将功能科室布局更加清晰合理、抢救路线独立、门诊区须规范外,还要加入分级诊疗,减少就诊等待时间。
门诊区域
自助挂号与缴费成为必然,二次等候与门诊、分诊相连。入院首诊一体机的设置,能第一时间得到身体的数据,实现末端动态显示,引导普通患者进行独立系统的就医行为。
医技部分
医院在墙体设计中满足防辐射要求的同时,还需进行智能设计;影像科实现ICU重症探视系统以及手术示教系统;ICU重症病房设探视系统,建立病人与探视者的语音及视频联系,体现优质医疗服务意识;人工智能手术室,需要结合远程示教系统配备。
住院部
在病房层的各护理单元设置医护对讲系统,建立病房与护士站之间的相互呼叫、对讲。每张病床设置呼叫对进分机,卫生间设置防水紧急按钮。主机设在护士站,护理单元走廊设置LED显示屏,每个护理单元一套。主机应带有无线呼叫及对讲功能,方便护士使用和及时护理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xianjichina.com/news/details_301259.html
来源:贤集网
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